平湖市牵手名校柔性引才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 要

  近年来,平湖市聚焦企业技术难题突破和名校高层次人才社会实践双向需求,大力推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名校优秀研究生来平社会实践。八年以来,累计共384位

近年来,平湖市聚焦企业技术难题突破和名校高层次人才社会实践双向需求,大力推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名校优秀研究生来平社会实践。八年以来,累计共384位名校硕博士研究生来平工作,实践生总量排名始终保持在县级市前列。特别是清华大学博士实践生先后帮助全市82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0个,推动15个技术难题实现重大突破。浙江平湖社会实践基地被清华大学评定为四星级基地,是全国仅有五家中浙江省唯一的四星级基地。

一、拓宽社会实践路径,推动产研融合制度化

一是定实协议。着眼名校研究生专业理论水平高超和技术实操需求迫切的特点,着力加大清华大学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柔性引才力度,主动邀请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来平考察社会实践工作,并签订长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2021年,双方将每年最高20万元基地建设费用增为30万元“英才奖学金”。二是定优方案。成立由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等单位组成的人才工作服务团队,挖掘当前企业和部门技术难题,通过多部门会商形成“一年一策”,递交名校合作团队。同时,为每名来平社会实践研究生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方案。八年以来,先后递交高分子材料、机械工程等需求清单650余个,为111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三是定严机制。每年对全市重要行业、重点企业最紧迫的技术难题攻坚开展摸底,制定并实施项目征集计划。明确严格“双向选择”制度,递交项目需求后,经多轮筛选确定合作方向。2021年,全市征集技术难题36项,清华博士生需求40名,最终实现28名清华大学博士生与12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形成“钛材料在不锈钢保温容器上的运用”等24个技术难点课题。明确名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周期为期6周至1年,为名校研究生画好脱产工作路线图。

二、发挥名校优生专长,推动校企破难精准化

一是难题联动破解。引导硕博研究生与项目需求企业开展深入对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破题思路,硕博研究生依托前沿的技术路径,创新推动企业技术流程再造和优化。第一批社会实践生周述军和陈帅两位博士为新发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解决了“纸杯机上主要部件凸轮的设计与制造”难题,帮助企业摆脱技术依赖和垄断,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30%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二是发展联合规划。发挥名校优生专长,积极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在破解当年度技术难题的同时主动帮助企业增加技术储备量,形成技术应用、技术储备、技术研发和技术规划等各阶段技术成果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叠加效应和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正新材料、嘉特保温科技等10余家企业拥有未来3-5年内持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三是合作连续巩固。通过名校优生牵线搭桥,引导学生导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蒋美仙博士针对大亚纸管有限公司技术难题,引荐了谭大鹏博士参与技术难题破解。目前,浙江佳佳童车、鸿禧能源等19家企业与名校师生保持长期联系。

三、深化优才开发力度,推动人才格局高端化

一是推动人才意识转变。通过名校硕博研究生与企业合作,累计帮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5000万元,逐渐改变企业“重引资、轻引智”观念。目前已由政府入企寻找技术难题转变为企业主动提出引才和技术改进需求。随着数字化改革、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今年引荐9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参与平湖数字乡村“大脑”建设、农业节水减排效益提升等工作,为政府部门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和优化治理能力提出15条建议。二是推动柔性引才跨越。针对部分未被名校纳入社会实践项目的企业,引导企业自发走出去对接合作事宜,拓展新一轮合作事宜。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交大苏州研究生院对接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院每年选送3-5名研究生到企业从事课题研究、技术升级等工作。三是加速人才生态优化。在社会实践期间,组织名校研究生到平湖初高中分享学习、生活以及创业创新经验,搭建名校学长与高中学子对话交流平台,累计已有50余名平湖籍名校优生回平就业创业。邀请第一批来平社会实践生重返平湖,感受合作地新变化,深化交流合作。周述军博士毕业后回平创业,与企业共同研发“金属材料3D打印设备”项目获得嘉兴领军人才项目,并连续推荐13名博士生参与平湖企业技术难题解决和科研项目攻关,形成人才持续回归的良好局面。

【来源:浙江省人社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